说到司马家族的命运,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已。司马懿这个人,三国时期魏国的狠角色,后来他的后代建立了晋朝,统一了天下,按理说这应该是个风光无限的家族啊。可到了最后,司马氏却落得个几乎被灭族的下场,全国上下都在诛杀司马家族的人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,才会落到这步田地?
要搞懂司马家族为什么会被屠戮殆尽,咱们得先从头说起。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大佬,智谋过人,心机深沉。他从一个普通的官员一步步爬到权臣的位置,靠的就是脑子和手腕。曹魏后期,他发动高平陵之变,把曹氏的权力彻底架空,等于把魏国变成了司马家的天下。他的儿子司马师、司马昭接着干,最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直接废了魏帝,自己当了皇帝,建立了晋朝,也就是西晋。
西晋的建立可以说是司马家族的高光时刻。公元265年,司马炎登基,结束了三国乱世,把天下统一了。这时候的司马家族,地位那是无人能撼动,皇族、宗室、官员、将领,遍布朝野,风头一时无两。可谁也没想到,这辉煌没持续多久,就开始走下坡路了。
展开剩余84%晋朝虽然统一了天下,但内部问题一大堆。司马炎当皇帝的时候还算有点本事,可他晚年犯了个大错——分封了太多宗室王。这些王爷手里有兵有权,个个都觉得自己能当皇帝。司马炎一死,晋朝就乱套了。从公元291年开始,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。
这八王之乱,简单来说就是司马家族自己人打自己人。八个有实力的王爷互相开战,杀得天昏地暗。朝廷被搞得乌烟瘴气,国家元气大伤。这场内乱打了十几年,晋朝的根基基本上被掏空了。老百姓苦不堪言,地方势力也趁机崛起。更要命的是,这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开始蠢蠢欲动,五胡乱华的苗头已经露出来了。
八王之乱让司马家族内部四分五裂,实力大减。可以说,这场内乱是司马氏后来悲惨命运的第一个导火索。自己人先把家底败光了,后面外敌一推,自然就倒了。
八王之乱刚消停没多久,晋朝又迎来了更大的灾难——五胡乱华。从公元304年起,北方的匈奴、鲜卑、羯、氐、羌等少数民族政权趁着晋朝虚弱,纷纷起兵造反。西晋根本挡不住这波攻势,公元316年,匈奴人刘聪攻破长安,西晋皇帝司马邺投降,西晋就这么亡了。
西晋灭亡后,司马家族的日子更不好过了。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,算是延续了司马氏的皇统。但东晋的实力比西晋差远了,北方完全丢了,只能偏安江南。而且东晋内部也不太平,皇权被世家大族压制,皇帝经常当摆设。司马家族的威信早就没了,皇位虽然还在,但实际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。
五胡乱华不光让晋朝丢了半壁江山,也让司马家族彻底失去了对北方的掌控。北方的那些胡人政权对司马氏恨之入骨,因为晋朝当年对他们压迫挺狠的。这仇恨埋下了,后来也成了司马家族被屠杀的一个潜在原因。
说到司马家族被屠戮殆尽,最直接的“凶手”就是刘裕这个人。刘裕是东晋末年的大将,后来建立了刘宋王朝,也就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。他是怎么把司马家族搞到灭族的?咱们得从东晋末年的局势说起。
东晋后期,朝廷基本上被几个大世家把持,皇帝没啥实权。刘裕出身寒门,靠打仗一步步爬上来。他打过好几场硬仗,比如北伐收复了不少失地,名气越来越大。到了公元416年,他灭了南燕,又在418年灭了后秦,威望达到了顶点。这时候,东晋的皇帝司马德宗(晋安帝)已经完全成了傀儡,刘裕的权力比皇帝还大。
刘裕野心不小,他早就想自己当皇帝。公元420年,他逼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给自己,建立刘宋王朝。东晋就这么没了,司马家族的皇帝身份也彻底结束。但刘裕还不放心,他知道司马氏当了上百年皇帝,根基深厚,民间还有不少人怀念晋朝。要是他不把司马家族斩草除根,迟早会有人打着司马氏的旗号反他。
刘裕当上皇帝后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司马家族。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和诛杀司马氏的成员,不管是皇族还是宗室,一个都不放过。据《宋书》和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刘裕的这次行动非常彻底,司马家族的男人几乎被杀光,女人要么被充入后宫,要么被赐给功臣做妾,连小孩都没放过。
为啥刘裕这么狠?原因其实不难懂。他自己是篡位上来的,名不正言不顺,心里肯定不踏实。司马家族当了那么多年皇族,影响力太大,只要留一个活口,就可能有人拿来当复辟的招牌。刘裕自己就是靠打仗起家的,太清楚这种隐患的厉害了。所以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把司马氏杀个干净,断了后患。
这次屠杀的规模有多大?史书上没具体数字,但说“司马氏几无遗类”,意思是基本被灭族了。东晋的皇族本来就不多,经过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,已经死了一大批。到刘裕动手的时候,剩下的人更少,但他还是一个没留。全国上下到处抓人,凡是跟司马氏沾边的,都跑不掉。
现在回到开头的问题: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,才会落得这个下场?要我说,这事儿不能简单归到某一个人身上,而是历史大势和他们自己的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最直接的,当然是刘裕。司马家族挡了刘裕的路,他要当皇帝,司马氏就得死。这是最现实的原因。刘裕是个狠人,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,不可能让司马家族活着。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,司马氏输了,就得付出灭族的代价。
东晋的时候,司马家族跟世家大族的关系其实很微妙。皇帝靠世家撑着,但世家也架空了皇权。到了后期,世家大族对司马氏早就没啥忠诚可言。刘裕能上位,背后就有不少世家的支持。这些世家巴不得司马家族完蛋,好让自己更有话语权。所以司马氏等于间接“得罪”了这些势力。
五胡乱华的时候,北方那些胡人政权对司马氏恨得牙痒痒。西晋当年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挺高压的,后来晋朝又被胡人灭了,这仇结得深。虽说直接屠杀司马氏的是刘裕,但北方的敌对情绪也给司马家族的灭亡添了一把火。
八王之乱是司马家族自己挖的坑。内斗把家底败光,国力衰弱,才给了外敌和刘裕机会。要是司马氏能齐心协力,晋朝不至于这么快完蛋。所以说,他们某种程度上是“得罪”了自己人,才有了后来的悲剧。
司马家族的命运,说白了就是“盛极必衰”的典型。司马懿当年多牛啊,硬是把曹魏搞成了司马家的天下。可到了最后,他的后代却连命都保不住。这说明啥?历史从来不讲情面,你再辉煌,管不住自己,挡不住大势,一样得栽。
刘裕杀司马氏狠是狠,但从他的角度看,也算“不得不为”。他要稳住自己的政权,就得把前朝的威胁掐死。这不是个人恩怨,而是政治的冷酷逻辑。反过来,司马家族自己也有责任,内乱不断,国力衰退,才让刘裕有了可乘之机。
有人可能会问,司马家族被杀得这么惨,难道一个都没剩?其实还真有漏网之鱼。史书上没明说,但后来南北朝时期,有些地方姓司马的人冒出来,说自己是晋朝皇族后裔。不过这些人大多没什么影响力,早就融入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,跟当年的皇族威风没法比了。
还有个说法是,有些司马氏的后人逃到了北方,投靠了胡人政权,改名换姓活了下来。但这种说法没啥确凿证据,只能算个推测。总之,经过刘裕那次大清洗,司马家族作为一股政治力量,算是彻底完了。
司马懿的后代从三国时期的权臣,到晋朝的开国皇族,再到被全国诛杀,短短一百多年,走完了从巅峰到谷底的路。这段历史看着挺让人感慨的。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?与其说是得罪了某个人,不如说是得罪了时代的大势。内乱、外敌、新政权,哪一个都够他们喝一壶的。
这事儿也提醒咱们,历史这东西,没啥永恒的赢家。你风光的时候得小心,别得意过头;你落魄的时候也别绝望,说不定还有翻身的机会。司马氏的故事,就是这么个活生生的例子。
发布于:云南省汇盈策略-汇盈策略官网-杭州配资门户-炒股配资选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